Last Updated on 2021 年 6 月 13 日 by Bob
這是富楓的第95本書
目錄
股癌是誰?
最近在Podcast相當熱門的一個人,他叫做謝孟恭,他在Podcast開的節目名稱叫股癌。
之所以會取名「股癌」,是因為他認為你一旦進入股市,你每天就是會陷入漲跌數字裡,像得了難治的癌症一樣,形影不離。
不過一般癌症要人命,《股癌》想做的,卻是讓沉浮股市裡的新手,能在茫茫股海中能得到一絲幸福感。
謝孟恭大學考進輔大法律,結果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法律。
新工作到職第一天被炒掉,至今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努力考試成為機師,結果服務的威航卻收掉了,連資遣費都沒有。
他似乎是一個不斷轉換跑道的人,法律系畢業後考上機師,遭公司資遣後卻又轉而從商,找了一個顧問工作為正職,同時與朋友一起經營旅館。
閒暇之餘,他開始嘗試錄YouTube,拍了兩個月後,謝孟恭累積約一千個訂閱戶,其實比他自己預想的成果來得好,但他仍舊選擇停止更新。
他覺得拍影片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攝影、剪接等都要顧,要真的做好可能需要一個團隊,但他又不打算投資那麼多。
2019年初,謝孟恭開始經營《股癌》粉絲專頁,以財經股市為主題,分享他在22歲投入股市後累積的觀察。
直到2020年2月,他認為Podcast或許會是不錯的新管道,成立《股癌》頻道。
怎知短短三個月內,《股癌》聽眾人數從0暴增到約20萬人、就連廣告業配價格也翻了20倍。
《股癌》的爆紅,可說是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間點上。
根據證交所統計,2020年2月新開戶數為13.7萬戶,較1月的3.02萬戶大幅增加,其中年輕人占了大多數。
對這些新手而言,《股癌》或許會是一個可以指點迷津的角色。
我聽他的Podcast聽了好幾個月,洗澡、健身的時候就會聽一下,他能一直位居在Podcast的第一名,真的是分享了很多投資理財的正確觀念。
而且是相當有趣很真實的一個人,時不時還會聽到他罵髒話,並可以聽到他分享國外的有用消息,非常推薦給大家。
也因他出了本書,粉絲的我就買來看看,想不到指數投資的我也是覺得他的書很棒,所以在此分享他幾個非常受用的觀念。
延伸閱讀:股癌Podcast頻道、股癌網站
投資前的準備工作
我們從小到大讀了這麼多書,學習各項專業技能,但唯獨「投資理財」就是沒有人教,常常就會聽到誰誰誰亂投資賠錢,被當成韭菜割。
股癌認為投資前需要3個準備工作。
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例如管理自己的金錢流向就要記帳,每個月都不知道為什麼存不下錢,記帳就能幫助你自己平常到底有多亂花錢。
而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小部分,理財包含保險、存錢、投資、資產配置、人生階段規劃等等。
保險更是一個大坑,如果你願意檢視自己的保單,你會發現買到很多不實用的終身險。
像我的壽險、意外險有1千萬額度,還有終大傷病、醫療險、癌症險等也有幾百萬,但總保費一年也只要4萬出頭而已。
很多人的保單大都是保額100萬,你真的認為100萬可以覆蓋掉你出大意外時的風險嗎?
非常推薦看看以下這個保險影片。
而要投資之前,不僅要把高利率的債還完,還要再存到緊急預備金,除此之外的閒錢才能投資,不要想著靠股票一夜致富。
或是看到網路上一個陌生人要教你投資虛擬貨幣或股票,你就隨便把錢亂匯出去,每天都有這種詐騙發生,你嫌錢太好賺?
想知道更多理財的技巧,可以多看看本網站「輕鬆理財」系列的文章,裡面有很多優質書籍,值得購買!
找到自己的投資哲學
投資之前必定要先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然後擬定投資策略,才能有投資紀律。
我推崇的指數投資,哲學就是不選股、不看盤,用ETF買下整體市場股票,你就能打敗90%的基金經理人,專注本業或副業賺更多錢,策略就是定期定額,不管股市正在大漲或大跌,就是這麼簡單。
若是選股的價值投資,哲學就是用合理價格買下好公司,策略是在公司股價跌到合理價時要有勇氣購買進場,就像巴菲特在股災時貪婪。
如果沒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就會陷入股票的數字遊戲,漲了10%很高興,跌了10%就擔心得要命。
投資是你的財富加速器,你弄不好就會變成財富的摧毀器
加強資訊判讀力
少看一些沒有用的財經大師的電視,或是在Youtube亂教人的股票影片,把歷年來的投資經典書籍好好看完,才是真正有用。
有一句話說:「你身邊的5個人平均收入就是你的收入」,如果你沒辦法改變現有的朋友水準,那你更應該看書來改變。
歷史上的大師,不管是不是投資理財的,基本上都會出書寫著他們一生的智慧,你沒辦法跟死人交談,但可以跟書交朋友。
股癌也非常推薦看書,也有他自己的書單,書真的是投資自己CP值最高的方式,我的書單也歡迎看看。
延伸閱讀:股癌書單
新手注意事項
被動投資開局
在股癌的Podcast中,或是在書裡面,他都不斷推薦新手可以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配置,也就是指數投資。
巴菲特雖然他是股神,但他在投資生涯當中,還是推薦一般散戶投資指數就可以了,你就知道主動投資選股要長期獲利其實很難。
美國標普500指數,也就是S&P500,是已經連續10年打敗85%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過去15年的大盤勝率更是高達92%。
我建議真的手很癢的人,可以嘗試7:3開局,也就是被動指數投資7成,主動選股3成作為測驗。
如果你的那3成長期下來,也就是2~3年以來都遠遠超越你那7成大盤表現,才能把主動選股部分稍微拉高。
自信心過滿
根據警政署統計,台灣機車車禍死亡人數最高的為65歲以上的老人,其次是18~24歲的年輕人。
剛拿到駕照的年輕人血氣方剛,飆車吹風的快感讓人慢不下速度,卻高估了自己駕駛技術、路況熟悉度、不同天候的影響。
這跟進入股市一樣,很多新手不懂投資規則,如果是台股,原本要買10股,結果不小心按成買10張股票,自己沒那麼多錢違約了都不知道。
全部All in
新手最怕的就是想靠股票一夜致富,把生活費、租房的錢都一次砸進去,就因為看到某支股票不斷狂漲。
結果你連這支股票背後代表的公司賺不賺錢都不知道,就是想靠賭博心態進去股市,最後很可能就是套在高點,股價不斷往下跌,搞得自己沒錢吃飯。
最初投入時,先投入閒錢的5~10%,就像你到溫泉,你會用腳尖試試看水溫,要不然直接跳下去會被燙死。
借錢投資
也不要開槓桿,就是所謂的借錢投資,不管是現實生活中跟人借錢,或是在股票券商的融資借錢。
透過槓桿融資借錢,的卻贏錢就是多個幾倍,但只要你賠錢,也是幾倍的在賠。
不要以為你前面贏錢幾次就當自己是股神,借錢越玩越大,新手運不可能維持一輩子,穩健投資才是王道。
如果真的是股神,早晚都會賺,不急著現在就要開加速器,你沒經歷過2020年空頭洗禮,只在多頭行情進場,猴子也會賺錢。
但若你在多頭行情,用了5~10%的錢就會賠錢,搞不懂為什麼賠錢,其實你是非常幸運,因為主動投資本來就很難。
你只動用一點點錢就知道了自己其實不適合主動投資,那就全部投資指數型ETF就夠了,像我就是如此。
平常上班上課就累得要死,沒時間、沒體力去研究學習主動選股,一般人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指數投資了。
不跟股票談戀愛
7%勝利股票
根據統計,2017年全美國前500大企業的平均壽命低於20年,而且到2027年,可能會低到只剩12年,也就是跟狗的壽命差不多。
意思就是,跌多的股票一去不回頭的風險,在未來恐怕更高,因為產業變化加速、更迭週期縮短,企業也就陷入更快新生與衰亡的循環。
而羅素3000指數是由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所加權計算得出的指數,根據摩根資產管理公司統計,自1980年以來,漲幅已經超過70倍。
但這如此驚人的漲幅,僅來自7%的企業貢獻。
7%的企業貢獻指數70倍以上的成長,可以告訴我們2個訊息:
第一,若是挑對企業,我們的報酬可以大爆炸,只是這個機率很低,只有7%。
第二,若挑錯企業投資,報酬就會很慘,就像羅素3000企業,自1980年以來有40%的公司,股票市值重殺7成以上,而且沒有「跌多必漲」,而是一去不回頭。
這是一個大者更大,但週期變短的時代。
資本世界現實且殘酷,根據經驗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永垂不朽,凋零只是時間的問題。
多元配置
股癌認為,7%的命中率實在太低,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單壓一間公司的股票,現實生活中的專情戀愛,在股市完全不能適用。
而解決辦法就是多元配置,也就是雞蛋不要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才能大幅減少你一次就被市場賠光的機會。
如果你是研究很深的專業人士或散戶,你想單壓、重壓也是你自己的決定,的確也是有人靠這種方法賺錢。
但這難度實在太高,而且非常不適合一般人,風險其實很大,前提是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在網路上竟然看到有人發問怎麼預測下一支飆漲的股票像長榮一樣,看了實在好笑!
如果有人知道,早就去簽樂透了,還在告訴你下一支會大漲的股票是什麼?
這種就是沒讀書又不學習的人,難道你會等到樂透開獎後,才來後悔自己幹嘛不簽這幾個數字嗎?
股癌也誠心建議,如果不願意花力氣或沒能力去找那7%的贏家,而多數專家也不一定挑得到,散戶該怎麼辦?
那就是投資會自動汰弱留強的市值ETF,台股就是0050,美股可以選擇美國前500強或全美國市場的ETF。
在資本主義的情況下,爛的企業就會自動剔除,在加入新的高市值企業,生生不息。
就像原先看似快要破產的特斯拉,沒人看好股價低迷很久,結果產能慢慢起來後,大家不斷炒它的股票,因為也看到它的前景了。
於是一間快倒閉的企業,在短短2年內就被納入美國S&P500,市值變成前幾名的公司,讓你真的想不到這種發展。
延伸閱讀:特斯拉2020股價大漲逾700%!今正式納入S&P 500,打破股神紀錄
不花時間研究個股的好處
股癌的乾眼症
股癌有個老婆,她一直想養狗,但股癌認為他最珍惜的資源就是時間,不想煮飯有外送,不想開車就坐計程車,但很難不自己遛狗。
養貓可以不用散步,養狗就需要帶出去散步,讓牠們排泄和跑步來釋放體力。
而在股癌老婆不斷詢問下,他們就去流浪動物之家領養了一隻狗,後來的確每天要花20多分鐘帶狗散步等牠尿尿,冬天很冷也是如此。
股癌不禁懷疑起自己,為什麼會打破不養狗的防線。
但是原本有乾眼症的他,不知不覺在養狗後就好轉了。
原來是因為他的本業就是買賣股票,Podcast只是副業,長時間看股票壓力大。
雖然他的心理素質可以接受,也喜歡承擔壓力和找事做,也喜歡風險過後的收益,但生理機能卻有所損害,乾眼症就是這樣發生。
在養狗之後,就算他想多研究資料,他還是得帶狗散步,休息時間變多,壓力也減輕,讓他的眼睛恢復了。
不研究個股的快樂
關於狗這點我也很有感觸,原先我住的套房不能養狗,但女友的媽媽突然領養一隻吉娃娃,有一天還帶到我住的地方。
一開始我也覺得很麻煩,工作已經夠累,回家還要清牠的大小便,而且在房間內到處都是,我還要擔心牠會不會亂叫,被其他房客檢舉給房東知道。
所幸在我們教導之下,牠就會去廁所大小便,而且也不太會亂叫,算是很文靜的吉娃娃,在我們搬家到較大的房子後,也沒什麼缺點。
而且我們放假就帶牠去散步,為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在財務上僅小小負擔,但在幸福上提高許多程度。
每當我要撰寫文章之前,早上吃完早餐就會帶牠散步,看看遠方的池塘,與牠悠閒的時光,調適了工作壓力大的生活。
而在我從價值投資選股轉變為指數投資ETF後,原先放假都要花時間研究個股,常常煩惱該選哪支股票,又煩惱何時才會出現合理價。
如果把持著大量現金不投資,又會降低其購買力,被通貨膨脹侵蝕,更不 用說公司研究不完,相關書籍也是相當深奧。
所幸我閱讀投資經典書籍時,發現指數投資在國外是非常流行且盛行多年,更是有相當多數據支撐這個投資哲學。
有人可能花了相當多時間與精力去研究技術分析、基本分析、投資學、經濟學、會計學等每天還要關注新聞時事,K線走勢,產業動態。
結果不僅沒賺到什麼錢,還浪費大把青春,工作沒法專心,家人沒空陪伴,何必呢?
假設你真的是台灣巴菲特,每年報酬都打敗大盤2%,這是超級樂觀的假設,如果能達到這種水準你現在會在華爾街工作也不會看我文章。
但每天要花3小時研究及分析看盤,假設你投資資金有100萬來簡單計算:
100萬×2%/(3×365小時)=18元
你的超額報酬換來的時薪只有18元!
更不用說資金低於100萬的人花時間研究有的沒的,不如去便利商店打工對財富累積比較有幫助。
更多詳細數據都在下面文章。
耐心的重要性
巴菲特說過:
「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濕的雪,和一道長長的山坡」
所有的遠大夢想,都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巴菲特也開玩笑說,在滾雪球的過程中,信用卡會害人落後很多。
若是把信用卡換成任何會讓人脫離軌道的誘惑和短期刺激,把自己過度曝曬在短期刺激之下,迷失長遠之道就是悲劇。
股癌在某一次要錄製Podcast時,突然遇到中年危機,他不知道要講什麼,腦袋一片空白,錄了100多集都沒有這樣過。
他才想起,之前他太常使用Clubhouse這款聲音社群app,他到處遊走許多房間,被房主常常點名說話。
雖然只是閒聊,但他也會在意自己的話是否言簡意賅,是否有幾千人在聽,是否把話說好,反而榨乾他的腦袋,要錄製自己的節目時就沒東西可講了。
於是他茫然的滑著Youtube,剛好看到一個國外知名投資人的影片。
知名投資人說我們不該也不必追求每年投資效益暴力成長,期待翻倍再翻倍,他覺得每年15%的年複合成長率就很好了。
就像很多社群平台在初期都繳出了驚人的用戶數量增長,但後來也下滑的很快。
反而是亞馬遜這樣專注於穩健、長線發展的企業慢慢爬,比較不會曇花一現,而是持續開花綻放。
太過追求短期的驚人效益,很容易讓負面影響遠大於收益,因短期的驚人報酬往往難以持久,自己不斷追求可能迷失自己。
當一心追求短期獲利時,就會忘記投資的本質是買進一流的企業,一流的企業才會不斷地賺錢,但賺錢不是一天、兩天就直接變成跟蘋果公司一樣厲害。
短期幸運賺到快錢,卻離開了滾雪球最重要的常常坡道之路,脫離軌道後在費力繞回來,最終得花上更多時間和精力。
此時,耐心就相當重要。
不管是投資的道路上,或是人生追求各種目標或夢想,都是需要耐心。
你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讀了16年的書,才有現在的工作薪水,沒有耐心的人可能變成8+9跑去混黑道,打架鬧事被關進監獄的一大堆。
想讓身材變好變壯,健身運動也是必須的,但不可能短短幾天或幾個月就馬上變一個人,耐心的持續進行是必須的。
我最近跟朋友聊天,我推崇指數投資,但他說同事一個月可以有10%獲利,為什麼要跟我學習一年平均7~10%的指數投資。
我說他可以一個月有10%報酬,請問每個月都有嗎?
他可以持續幾個月?
可以持續3年、5年甚至10年嗎?
他是全部財富都砸進去,全部的錢都每個月有10%報酬嗎?
這聽起來很像是詐騙,不過撇除詐騙之外,如果是股票投資,真要是一直都這麼厲害,早就超越巴菲特了吧!
巴菲特了不起一年20%的報酬率,他的同事這樣一年有120%,每年財富翻倍再翻倍,台灣首富郭台銘算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賺錢方式,但別人的賺快錢方法不是我們可以輕易複製的,指數投資已經告訴你長期下來就是這樣的報酬。
到底賺複利慢錢、還是賺「波段」快錢比較好?
可以看看下面文章。
延伸閱讀:「存股」賺複利慢錢、還是賺「波段」快錢比較好?一張表看PK 10年的報酬率!
讀完股癌的書後,又加強的我對指數投資的信心。
的確,我曾經在他的臉書看到他的投資績效很驚人,但他是專職投資,又很有一套方法的人。
我們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要做,沒有他的時間整天吸收市場資訊,沒有他判斷資訊的能力,為何不採取指數投資?
在股癌的書裡,也不斷不斷的提出投資大盤真的就很足夠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市場給你的平均報酬,然後經營自己的人生。
書本目錄
Chapter1 |日常迷思
Chapter2 |物極一定必反嗎?
Chapter3 |大腦的神替換
Chapter4 |別隊的球衣
Chapter5 |輸家的絕招
Chapter6 |加工食品與知識
Chapter7 |沒看見的才是重點?
Chapter8 |贏家特質
Chapter9 |繫上質疑力這條安全帶
Chapter10 |學不到的東西
Chapter11 |如何銷售車子?
Chapter12 |沒有夢想的股票,我不會優先持有
Chapter13 |尊重瘋狗浪
Chapter14 |當大師遇到大跌
Chapter15 |正妹、紅酒與股票
Chapter16 | AI 思考術
Chapter17 |我的上陣之路
Chapter18 |炒股前,先炒你的人生
必買此書原因
這時代不缺資訊,而是判讀力!
想要在投資市場生存,你需要的是一整個工具箱,以及跳脫黑白框架的灰階思考力!
Podcast 冠軍節目「股癌」製作人謝孟恭,首度分享他的灰階思考力,幫助你從根本建立投資觀念,
找到價值的所在,靠自己成為理財專家!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Podcast冠軍節目股癌製作人謝孟恭首本力作!
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
面對多變的市場,跳脫黑白思維
才能看見無限大的價值!
富楓,你的好書代名詞
只要你點上面連結買書,博客來會發書價的4%獎金給我,只要獎金每次累積到3000元,我就會捐給徐文良(徐園長護生園)。
這是在台南收養流浪狗的愛心人士,在你購買好書及閱讀的當下,你會打從心底想起你做的善事,願我們都能貢獻一點心力!謝謝!
看更多文章